随着欧洲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谷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压印机发展成为完善的由电力拖动的称为铅印机的印刷机械设备,使印刷由手工操作进入了机械化生产,形成了一种工业,在西方实现了印刷工业化革命。
由于上千年封建社会的桎梏,直到十九世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才出现了引进的铅印机,比西方晚了400多年。随后接踵而来的是上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战乱,印刷不仅遭受了战争的严重破坏,同时又经受了战争的强力制约。当时,印刷成了战时宣传、教育的工具,不可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除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外,还有一些私营的小印刷所,全年印刷用纸和纸板共22.8万吨(注:2008年8000万吨,是1949年的350多倍);印刷机械制造几乎为零,全国有65家小型(几个人,十几人)修造厂,从业人员318人,年产印刷机械47吨(注:这一吨位还不及现在一台全张四色胶印机的重量);印刷器材只有少量低档次印刷用纸和油墨的小规模生产。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之际,回顾60年来的发展变化,是很有意义的。60年来,我国印刷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印刷机械从零开始跨过了西方500多年的路程,中国进入了世界印刷大国的行列。这一辉煌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阶段,约30年,奠定了印刷技术装备工业的基础;市场经济阶段,约30年,印刷工业迅猛发展,印刷技术装备实现了第二次革命,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进军,中国开始向世界印刷强国迈进。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